近日,在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五屆四次會員代表會暨理事會議上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徐善繼表示,2010年重型機械行業逐漸走出了持續了兩年金融危機的低谷,呈現平穩發展的態勢。
傳統行業增長放緩,據重機協會對4663個企業進行的統計顯示,去年工業總產值7182億元,同比增長25.55%,工業銷售產值6941.7億元,同比增長25.15%,新產品產值1420.8億元,同比增長8.08%,出口交貨值537.9億元,同比下降9.19%。其中,礦山機械產銷量增長比較快,同比增長32.2%,冶金設備為22.6%,起重運輸機械為22.11%。冶金設備出口交貨值大幅下降22.09%。主要產品產量增長幅度比較大的是水泥設備增長40.7%,輸送機械增長37.82%,礦山設備增長19.2%,起重機增長10.29%,冶金設備增長只有8.6%,金屬軋制設備下降了3.18%。 工業總產值超過百億的企業有:大連重工、太重、一重、北方重工、中信重工、二重、上海振華重工。銷售產值超過百億的有,大連重工(142.77億元)、太重(133.57億元),中信重工(125.08億元),北方重工(122.96億元)、上海振華重工(171.2億元)。全行業銷售產值前十位的企業,除上述五個企業外還有一重(94.32億元)、二重(93.32億元)、上重(39.79億元)、衛華(36.25億元)、江蘇通潤(31.01億元)。 重機行業利潤額為490億元,同比增長20.1%,行業利潤率為7.1%,同比下降0.1,說明行業的總體效益有待提高。行業內大中型重點骨干企業整體效益較好,利潤總額及增長比較快的企業有大連重工、一重、中信重工、太重等。但重機行業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去年出口額為111.2億美元,進口出口順差為51.69億美元,同比下降11.1%。 一季度有所回暖 今年一季度行業產銷量回升速度已明顯加快,工業總產值達1723.56億元,同比增長27.86%,工業銷售產值達1657.1億元,同比增長27.77%,進出口總額為44.72億美元,同比增長19.66%,雖然繼續保持順差達11.42億美元,但已同比下降了9.65%。其中冶金設備工業銷售產值達206.55億元,同比增長8.95%,進出口總額6.67億美元,同比增長12.74%,貿易順差2411萬美元,同比下降69.67%,出口形勢不太好;礦山機械銷售產值達526.68億元,同比增長34.25%,進出口總額4.8億美元,同比增長53.43%,貿易順差1.26億美元,同比增長139.6%,出口發展勢頭較好;起重運輸機械國內市場形勢比較好,工業銷售產值達923.94億元,同比增長29.2%,進出口總額33.25億美元,同比增長17.46%,貿易順差9.92億美元,但下降了12.36%,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大型重點骨干企業總體情況比較正常,交貨情況良好,任務飽滿,幾家龍頭企業形勢穩定,總體效益較好。 產能過剩凸顯 針對目前重機行業存在的問題,徐善繼表示,高端制造領域由于前期的研發投入不足,技術儲備不夠,跟不上國內外市場的驟變,發展的勢頭不夠強勁,影響了大型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 大型鑄鍛件生產能力過于分散,就其重型鍛壓裝備而言,大型水壓機,油壓機現有一重的1.5萬噸、二重1.6萬噸、上重1.65萬噸、中信的1.85萬噸,另有一些企業正在上2萬噸級油壓機,若繼續無序發展,必將影響投資效益。 生產能力過剩的橋、門式起重機、中小型帶式輸送機市場競爭過于激烈,價格戰已經達白熱化的程度,特別是中小型橋、門式起重機企業將面臨倒閉的危險。 行業內中小型企業人才危機比較突出,研發力量薄弱和缺少高技術工業隊伍,已成為發展的瓶頸。 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下降、原材料、人員工資上漲,隨著國家控制貸款,中小企業的資金鏈將會出現危機。
上一篇:數控機床新技術特征
下一篇:冶金礦山機械產品出口額仍然大幅度增長